聖經恢復本經文及註解

約翰福音 六1~15及註

壹 永遠的話成為肉體,來將神帶進人裡面 一~十三

三 生命應付人各種情況的需要 二23~十一57

5 飢餓人的需要─生命的餧養 六1~71

a 飢餓的世界與餧養的基督 1~15

第 六 章

6:1 這事以後,耶穌渡過加利利海,就是提比哩亞海。

【註1】 這事例與五章的事例是個對比。前事例裡的人是在池旁;本事例裡的人是在海邊。前者的背景是聖城和醫治人的聖池;後者的背景是曠野和供人謀生的俗海。在前者,人是軟弱的,需要生命的點活;在後者,人是飢餓的,需要生命的餧養。在豫表上,地象徵神所創造、使人在其上生活的大地;海象徵撒但所敗壞、墮落的人在其中生活的世界。靠近這世界,人類飢餓沒有滿足;在這世界裡,人類受困擾沒有平安。這是18節所描繪的。

6:2 有大批群眾,因為看見祂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,就跟隨祂。

6:3 耶穌上了山,和門徒一同坐在那裡。

【註1】 山高過地和海,象徵超越的地位。人要享受基督的餧養,就必須與基督一同上山。

6:4 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。

【註1】 人在逾越節宰殺贖罪的羊羔,灑羊羔的血,喫羊羔的肉;這豫表基督是我們的逾越節,(林前五7,)作神贖罪的羔羊,(一29,36,)為我們被宰殺,使我們能喫祂的肉,喝祂的血,接受祂作生命的供應,憑祂活著。

6:5 耶穌舉目看見大批群眾向祂走來,就對腓力說,我們從那裡買餅給這些人喫?

6:6 祂說這話,是要試驗腓力,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。

6:7 腓力回答說,就是二百銀幣的餅,叫他們各人喫一點,也是不彀的。

【註1】 羅馬人的主要銀幣,在那時認為是一天很高的工資。(見太二十2。)

6:8 有一個門徒,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,對耶穌說,

6:9 這裡有一個孩童,他有五個大麥餅、兩條魚,只是供給這麼多人,還算甚麼?

【註1】 五象徵負責任─基督負責作我們生命的供應。二象徵見證─見證基督作我們生命的供應。

【註2】 餅屬於植物生命,象徵基督的生命生產的一面;魚屬於動物生命,象徵基督的生命救贖的一面。作為生產的生命,基督長在陸地,神所創造的地上;作為救贖的生命,基督活在海中,撒但所敗壞的世界裡。為重生我們,祂長在神所造的地上為著繁殖;為救贖我們,祂活在撒但罪惡的世界裡。但祂沒有罪,也不受世界影響,正如魚活在鹽水中,卻不是鹹的。

 在猶太地,大麥成熟最早,是莊稼中最先收成的,因此象徵復活的基督。(利二三10。)所以,大麥餅表徵基督在復活裡作我們的食物。

 大麥餅和魚都是小東西,表徵基督是微小的,好作我們生命的供應。那些求神蹟的人,認為基督是神所應許的申言者,要強逼祂作王;(14~15;)但祂不願自居為宗教偉人,寧願成為小餅小魚,好給人喫。

6:10 耶穌說,你們叫眾人坐下。原來那地方的草多。坐下的男人,數目約有五千。

6:11 耶穌拿起餅來,祝謝了,就分給那坐著的人,分魚也是這樣,都隨著他們所要的。

6:12 他們喫飽了,耶穌對門徒說,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,免得有蹧蹋的。

6:13 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,就是眾人喫了剩下的,收拾起來,裝滿了十二籃子。

【註1】 剩下的十二籃,表徵基督生命供應的豐富滿溢,這供應(五餅)不僅餧飽一千倍的人(五千人),還有剩餘。

6:14 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,就說,這真是那要到世上來的申言者。

6:15 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祂作王,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。

【註1】 直譯,抓住。即擁祂作彌賽亞。
 

關閉視窗


Copyright © 臺灣福音書房水流職事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