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書亞記生命讀經
第十一篇 拈鬮分地(一)
讀經:約書亞記十三至十七章。
在神的經綸裏,有拈鬮分地這樣一件事。約書亞據有美地以後,神就吩咐他拈鬮分配已據有的地,甚至分配還未據有的地,因為在神眼中,所有的地都是以色列人的。在本篇信息中,我們要開始來看拈鬮分地。我們特別要盡力來看拈鬮分美地的內在意義。
神在祂的智慧裏,不是把美地整個的賜給所有的以色列人。祂乃是將那地,就是基督,分給不同的支派。所有的支派都不相同;他們各有不同的特點。
在創世記四十九章,十二支派的父親雅各,以豫言的形式祝福每一個兒子。(見創世記生命讀經第九十八至一百零七篇。)雅各對猶大的祝福啟示,神看猶大是三重的獅子:小獅子、成熟的公獅和母獅。(9。)作為小獅子,猶大能長大並剛強;作為公獅,他能爭戰;作為母獅,他能生產。便雅憫是撕掠的狼,(27,)但是道上的蛇,咬傷馬蹄,阻撓神的子民往前。(17。)西布倫是停船的海口,(13,)拿弗他利是被釋放的母鹿。(21。)
因為各支派有所不同,神就無法以相同的方式將相同的地分給每一支派。所有的支派都是那地的據有者,但各支派照著他們的所是,分別據有那地特別的部分。那地拔尖的部分分給了猶大。但也分得一分,他們卻沒有趕出霸佔的迦南人。他們是神的百姓,但他們在行動上,卻是按著神仇敵的原則。
這個拈鬮分地的豫表,今天應驗在我們中間。我們都有相同的基督,但我們對基督的經歷各有不同。我們所據有的那地(基督),乃是照著我們的所是。
利未記一章揭示基督是五種形式的燔祭:公牛、綿羊、山羊、斑鳩和雛鴿。這些項目只豫表一位基督,但牠們是照著奉獻者的能力獻上的,指明我們對基督的經歷,在大小和種類上各有不同。大小和種類不在於基督,乃在於我們對基督的經歷和享受。保羅所經歷的基督可由公牛來豫表,而今天許多信徒所經歷的基督只能由鴿子來豫表。
利未記二章也用三種素祭來揭示基督:細麵、薄餅和新穗子。我們若是軟弱的,不能喫薄餅,就可以喫細麵。我們長大時,就能經歷基督作薄餅。使徒保羅完全成熟,且滿了力量。他是喫新穗子的人。我們再次看見只有一位基督,卻有許多的形式和不同的大小。我們可能用不同的方式,並在不同的程度上經歷祂作細麵、薄餅和新穗子。
拈鬮分地的內在意義乃是:那地的據有者各有不同。這指明在神子民中間,對基督的經歷不是相同的。在神的命定裏,美地是以不同的程度分給祂的百姓。新約清楚告訴我們:『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度量。』(羅十二3。)新約也告訴我們:『肢體不都有一樣的功用。』(4。)所以,神將恩典賜給各肢體,是照著各肢體在身體裏的功用。(弗四7。)這是神的命定,和神聖的分配。
我們在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四年整編的詩歌,說明了這分配。我要請你們比較達祕(John Nelson Darby)關於基督之高舉的詩歌,(詩歌一一○首,)和衛斯理查理(Charles Wesley)關於基督之成為肉體的詩歌。(詩歌七四首。)以下是達祕詩歌的內文:
一 聽哪,千萬聲音雷鳴,
同聲高舉神羔羊;
萬萬千千立即響應,
和聲爆發同頌揚。
二 『讚美羔羊!』聲音四合,
全天會集來歌誦,
萬口莫不響亮協和,
宇宙充滿救主頌。
三 這樣感激心香如縷,
永向父的寶座去;
萬膝莫不向子屈曲,
天上心意真一律。
四 子所有的一切光輝,
使父榮耀得發揮;
父所有的一切智慧,
宣告子是同尊貴。
五 藉著聖靈無往不透,
天人無數都無求,
圍著羔羊,俯伏拜叩,
稱頌祂作『自永有』。
六 現今新造何等滿足、
安息、喜樂並穩固,
因著祂的救恩受福,
不再受縛,不再苦。
七 聽哪,天上又發歌聲,
讚美聲音又四震,
穹蒼之中滿了阿們!
『阿們』因是同蒙恩。
現在讓我們看衛斯理詩歌的內文:
一 聽阿,天使讚高聲,
頌揚救主今誕生!
『榮耀在天歸與神,
平安在地臨及人。』
興起!地上眾生靈,
響應天上讚美聲;
天唱地和樂歡騰,
基督誕生大衛城。
天唱地和樂歡騰,
基督誕生大衛城。
二 基督本有神形像,
基督原居神榮光,
竟在末世從天降,
生於童女成人狀;
神性穿上血肉體,
道成肉身何奧祕,
甘願作人同人住,
以馬內利是耶穌。
甘願作人同人住,
以馬內利是耶穌。
三 歡迎,天來和平王!
歡迎,公義的太陽!
帶來生命與亮光,
使人復活,醫人傷;
虛己,撇下祂榮光,
降生救人免死亡,
降生使人得重生,
降生使人能高升。
降生使人得重生,
降生使人能高升。
四 萬國『羨慕』,萬民『望』,
願你安家我心房;
女人後裔-得勝者,
在我裏面毀古蛇;
亞當舊樣全除盡,
你的形像將我印;
末後亞當的豐盛,
使我變成你榮形。
末後亞當的豐盛,
使我變成你榮形。
我們比較這兩首詩歌,就看見達祕的詩歌比衛斯理的更高。這指明這首詩歌裏所發表達祕對基督的經歷,比衛斯理在他的詩歌裏所發表的更高。雖然達祕和衛斯理都經歷基督作公牛,但達祕的公牛比衛斯理的更大。
我們若繼續將他們對基督的經歷,與詩歌第四百一十六首比較,就會看見這首詩歌所表達對基督的經歷比前面兩首詩歌低得多:
一 我已相信真事實,
我已接受主的死,
我已經過外院子,
阿利路亞,讚美主!
藉主贖罪的寶血,
我得歸神成聖潔,
不再有分於罪孽,
阿利路亞,讚美主!
(副)
阿利路亞!阿利路亞!
裂開幔子我已過,
這裏榮耀不敗落!
阿利路亞!阿利路亞!
我今在我王的面前過生活!
二 外層幔子我已過,
進入頭層的聖所,
神聖供應全得著,
阿利路亞,讚美主!
我今與神已和諧,
經過祭壇全聖別,
神外世界永棄絕,
阿利路亞,讚美主!
三 內層幔子我也過,
進入二層至聖所,
來到神的施恩座,
阿利路亞,讚美主!
今在神前過生活,
以神作我的居所,
不再有己的間隔,
阿利路亞,讚美主!
四 我今是神的祭司,
經過救贖纔如此,
身分地位何確實,
阿利路亞,讚美主!
我今是在靈裏面,
活在神的榮耀前,
夜以繼晝不間斷,
阿利路亞,讚美主!
我們詩歌本裏的詩歌,是照著神學的次序,並照著屬靈的經歷排列的。在我們英文詩歌本原有的一千零八十首詩歌裏,大約七百首是選自許多不同的詩歌本。在這些詩歌中,關於包羅萬有、延展無限的基督,基督那複合、賜生命的靈,神聖的生命,和召會,都有所缺欠。為了補上這缺欠,我們寫了二百多首關於基督、那靈、生命、和召會的新詩歌。例如,請看看詩歌第三百七十八首:
一 何等生命!何等平安!
基督活在我的裏面!
我已與祂同釘十架,
榮耀事實、奇妙救法!
現在活著不再是我,
乃是基督在我活著!
現在活著不再是我,
乃是基督在我活著!
二 何等快樂!何等安息!
基督成形在我心裏!
祂的生命、祂的性情,
在我全人都已組成;
我的一切全都了結,
祂的成分作我一切!
我的一切全都了結,
祂的成分作我一切!
三 何等榮耀!何等可誇!
總叫基督照常顯大!
無論禍、福,無論生、死,
並無一事叫我羞恥;
任何境遇、一切事故,
都是叫我彰顯基督!
任何境遇、一切事故,
都是叫我彰顯基督!
四 何等結果!何等有福!
我能活著就是基督!
祂的心意是我愛好,
祂的榮耀是我發表;
無何可要、無何可寶,
惟有基督是我目標!
無何可要、無何可寶,
惟有基督是我目標!
這首詩歌的辭很簡單,但關於基督作生命的經歷卻非常豐富。這表明主恢復裏的詩歌滿了真理,並且豐富的說到對基督的經歷,指明我們豐富的神聖業分。
詩歌是詩,每首詩都是作者情緒的發表。情緒一辭,意思不只是感覺,更含示領悟、領會和珍賞。我們越考量我們的情緒,就越有負擔寫詩。在某首詩歌裏所發表的那種情緒,就是作者對基督享受的度量,指明那位作者所經歷並享受之基督的『大小』。因此,衛斯理照著他的情緒寫了關於基督之成為肉體的詩歌,達祕也照著他的情緒寫了關於基督之高舉的詩歌。兩首詩歌都是照著作者所享受基督的度量而寫成的。
在這點上,我要說到詩歌第一百一十五首,這是照著我的情緒所寫關於基督之高舉的詩歌:
一 看哪,耶穌天上坐著!
我主基督登寶座!
祂是那人神所高舉,
榮耀、尊貴已得著。
二 祂曾穿上人的性情,
照神計劃且死過,
帶著身體從死復活,
仍然是人升天坐。
三 在祂裏面神降為卑,
神來地上同人處;
在祂裏面人升為高,
人到天上同神住。
四 祂是真神與人調和,
神在人裏被宣告;
祂是真人與神聯合,
人在神裏得榮耀。
五 從那升天得榮耶穌,
降下包羅萬有靈;
耶穌身位和祂工作,
全由這靈來證明。
六 和那升天得榮耶穌,
今天教會能聯合;
藉著這位耶穌的靈,
基督肢體能同活。
七 看哪,一人天上坐著!
萬有之主在寶座!
這是救主耶穌基督,
榮耀、尊貴永得著!
我們若思想這首詩歌所說關於基督是神與人調和,祂穿上人的性情,祂照著神的計劃死過,祂帶著身體從死復活,祂是人升天坐,祂坐在諸天之上,並且祂得著神的榮耀為冠冕,我們就會看見,這首詩歌滿了真理和光照。這首詩歌是我聖別、屬天、和屬靈情緒的發表;是我所認識,我所得著、經歷、並享受之基督的發表。
我們看過拈鬮分美地的內在意義,乃是我們這些據有那地的人,對這一位基督各有不同的經歷。現在讓我們看十三至十七章裏所描述關於拈鬮分地的細節。
壹 尚未得為業之地
約書亞十三章一至七節說到尚未得為業之地。約書亞年紀老邁;耶和華對他說,『你年紀老邁了,還有許多未得之地。』(1。)
一 尚未得為業的地區
尚未得為業的地區,包括非利士人、基述人、迦南人、和迦巴勒人並全利巴嫩之地。(2?6上。)
二 耶和華的應許
六節下半有耶和華的應許:祂必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未得之地的一切居民。
三 約書亞受吩咐,拈鬮分約但河西未得之地
耶和華囑咐約書亞,照祂所吩咐的,將未得之地分給以色列人為業。耶和華告訴約書亞,把這地分給九個支派,和瑪拿西半個支派為業。(十三6下?7,十四1?2。)
貳 約但河東之地已由摩西分給兩個半支派
約但河東之地已由摩西分給兩個半支派。(十三8?13,15?32,十四3上。)
參 利未支派沒有分得土地
利未支派沒有分得土地,因為獻與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火祭,是他們的產業。(十三14。)三十三節接著說,以色列的神是利未支派的產業。因此,以色列人照著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分地為業。他們沒有把地分給利未人,但給他們城邑居住,並城邑的郊野,可以牧養他們的牲畜,安置他們的財物。(十四4?5。)
肆 猶大支派分得之地
約書亞十四章六節至十五章六十三節描述猶大支派分得之地。
一 迦勒的要求
這裏說到的第一件事是迦勒的要求。(十四6?15,十五13?19。)迦勒要求得著希伯倫與山地。(十四10?15。)他的要求是照著摩西的誓言和耶和華的應許。(書十四6?9上,民十四24,三二12,申一36。)這地應許給迦勒,因為他專心跟從耶和華他的神。(書十四9下。)迦勒得著摩西和耶和華應許給他的地為業,(十五13?15,)然後迦勒的女婿得著那地區的水泉。(16?19。)
二 美地的儘南邊
猶大支派拈鬮所得之地,延伸至以東的交界,向南直到尋的曠野,就是美地的儘南邊。(十五1。)
三 一百一十二座城和屬城的鎮市村莊
拈鬮分給猶大支派的地,包括一百十二座城和屬城的鎮市村莊。(21?62。)
四 猶大人不能趕出耶布斯人
猶大人不能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,耶布斯人在耶路撒冷與猶大人同住。(63。)
伍 約瑟支派分得之地
十六至十七章描述約瑟支派分得之地。
一 從耶利哥到伯特利,又到海為止
約瑟的子孫拈鬮所得之地,是從耶利哥到伯特利,又到海為止。(十六1?4。)
二 約瑟次子以法蓮子孫分得之地
1 從耶利哥經過約但河,到海為止
約瑟次子以法蓮子孫分得之地,是從耶利哥經過約但河,到海為止。(5?8。)
2 在瑪拿西人的產業中,得了一些城
另外在瑪拿西人產業中,有些城邑和屬城的村莊,也分給了以法蓮的子孫。(9。)
3 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
以法蓮人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。因此,迦南人住在以法蓮人中間,成為作苦工的僕人。(10。)
三 約瑟長子瑪拿西分得之地
十七章一至十八節記載約瑟長子瑪拿西分得之地。
1 瑪拿西的長子瑪吉分得了基列和巴珊
瑪拿西的長子瑪吉分得了約但河東的基列和巴珊。(1下,5下,6下。)
2 瑪拿西其餘的人分得之地
瑪拿西其餘的人分得之地,南邊到以法蓮,西邊到海,北邊到亞設,東邊到以薩迦。(1上,2,5下,7?10。)
3 瑪拿西在以薩迦和亞設支派的境內得了一些城和屬城的鄉鎮
瑪拿西在以薩迦和亞設二支派的境內也得了一些城和屬城的鄉鎮。(11。)
4 西羅非哈的女兒要求在她們的弟兄中得產業
瑪拿西的元孫西羅非哈沒有兒子,只有女兒。他的女兒要求照著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,在她們的弟兄中得產業。(書十七3?5上,6上,民二七1?11。)
5 瑪拿西人不能趕出在他們地上邑城的居民
瑪拿西人不能趕出在他們地上城邑的居民,迦南人偏要住在那地。及至瑪拿西人強盛了,就使迦南人作苦工,沒有把他們全然趕出。(書十七12?13。)
6 約瑟的子孫要求更多的地
約瑟的子孫因為族大人多,要求更多的地。約書亞鼓勵他們趕出山地和其山谷的人,即使迦南人有鐵車並且強盛。(14?18。)
|